您好,欢迎到来!网站网址收录,值得选择!
--企业目录:导航呀 » 资讯 » 站内文章 » 文章详细

甲骨文拿下邮储银行1.45亿数据库招标 去“IOE”去到了哪里?

来源:本站原创 浏览:438次 时间:2021-07-03

2021年6月19日,中国邮政储蓄银行Oracle数据库标准服务采购项目成交,甲骨文拿下了这单价值1.45亿的生意。

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意外,因为在今年3月,邮储银行就发布了采购前公示,而且是单一来源采购,理由是:当前多个核心生产系统使用Oracle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,无法替换。

换句话说,采购从一开始就只有甲骨文一个选项,非他莫属,别无他选。

目前不可替代:甲骨文

1979年,中国银行史上的第一台计算机——IBM3032在香港启用,中国开始了金融电子化建设,在随后的40年里,中国的金融电子化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。

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存在,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是基于各种信息技术产品的,不要说1979年,在2009年,国内也没有企业可以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成熟的解决方案。对于中国的银行来说,选择国外的产品几乎是一种必然。

在国外产品中,甲骨文(Oracle)公司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则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,具有高效率、高可靠性、高吞吐量等特点。不夸张地说,Oracle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数据库,因此,Oracle数据库也受到了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的欢迎,也成为了中国各大银行的主要采购对象。

Oracle,加上前文提到的IBM,以及做存储设备的EMC,三者构成了一个从软件到硬件的企业数据库系统,广泛的应用于我国金融行业当中,而这一用就是40年。这三家公司也被合称为“IOE”。

40年时间,中国银行业快速发展,银行规模不断扩大,随着业务的扩展,金融电子化的不断前行,银行对于IOE,特别是对于Oracle的依赖也在不断的加深,可以说,规模越大的银行对于Oracle的依赖越深。

原因很简单,对于银行来说,稳定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,而数据库的替换是要冒风险的。

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异构数据如何做到无损迁移?迁移过程中如何保障系统稳定性?如何设置异构数据库并行过渡期?如何评估改造量和改造难度?兼容性如何保障?数据库迁移完成后如何成功建转运?传统运维方案中的网络、存储、监控告警、备份恢复等等应该如何规划?

用户越多、服务范围越大的银行对于这种事情越谨慎。

根据上市银行年报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年末,邮储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中拥有银行网点最多的银行,达39631个。邮储银行表示,目前该行多个核心生产系统都在使用Oracle数据库,“无法替换”是其真心话。

替代浪潮:国产数据库

数据库技术成型于上个世纪80年代,在出现之后,数据库技术迅速成为了基础性软件以及企业IT系统的关键支撑产品。而在数据库技术领域,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落后阶段,数据库核心业务系统一度是国外产品的天下。

21世纪初,基于863计划、核高基计划等国家政策支持,一批拥有高校背景的国产厂商成立,打破了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格局。2010年开始,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、技术的沉淀,一批云厂商和新兴独立厂商开始提供数据库产品。近年来,借助国产化热潮,许多软件厂商、集成商、运营商等也开始入局,发展自己的数据库能力。

到现在,国产数据库已经逐渐崭露头角。今年6月1日,蚂蚁集团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宣布正式开源,在此之前,阿里云也对外宣布开源了PolarDB for PostgreSQL;腾讯云发布首款全自研分布式分析型数据库TDSQL-A。

在2021第四届中国金融科技发展大会上,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正式对外公布“分布式数据库第一批标准符合性验证结果暨金融应用评价模型”,平凯星辰TiDB数据库、热噗HotDB数据库、中兴通讯GoldDB数据库、巨杉SequoiaDB数据库、万里开源GreatDB数据库成为第一批完成测试的国产分布式数据库。

在近几年,各大银行也开始尝试性使用国产数据库,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、招商银行、中信银行、光大银行、北京银行、南京银行、西安银行、苏州银行、台州银行等接连做出了尝试,其中不乏将国产数据库应用在核心生产系统中的。

数据库市场正在出现一个新的趋势:以Oracle、DB2和Microsoft SQL Server三大巨头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数据库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,而开源数据库和云第三方数据库市场在持续增长。

可以预见,数据库国产替代浪潮即将到来。

数据库自由:四年后让邮储银行放开招标

过去中国IT底层标准、架构、产品、生态大多数都由国外IT商业公司来制定,很多技术越来越受制于人,尤其是上游核心技术,比如数据库、芯片、服务器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、系统等等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2016年3月,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成立,由此开启了我国“信创”之路。中国要逐步建立基于自己的IT底层架构和标准。基于自有IT底层架构和标准建立起来的IT产业生态便是信创产业的主要内涵。

在金融领域,信创也是热点话题。2019年2月,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、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。会议指出,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,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。要加快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,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。

2020年10月21日,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2020金融街论坛上指出,在“无科技不金融”背景下,金融新业态对关键核心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,一旦供应链某个环节出现问题,将对我国金融安全造成重大影响。

去“IOE”是大趋势,国产替代是潮流,在这种大环境之下,邮政储蓄银行的单一采购公告又透漏出一个巨大机遇:此次邮储银行采购了Oracle数据库四年期原厂标准服务,四年后服务到期,邮储银行很有可能实现数据库自由,将数据库服务进行公开招标。

这并非无法想象,今年4月7日,邮储银行公开招标统一查询系统分布式数据库,最高投标限价为1739万元。

另外,还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:取代了Oracle等传统数据库,就代表着国产数据库产品就实现了超越吗?

我们总是在自主研发的基础软件前加上“国产”两个字,头顶着国产的标签,在国内实现了替代,能不能走出国门在海外也实现替代呢?

推荐站点

  • 网站库网站库

    网站库是全人工编辑的开放式网站分类目录,收录国内外、各行业优秀网站,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网站分类目录检索、优秀网站参考、网站推广服务、网站黄页、网上娱乐冲浪导航网站。

    www.wangzhanku.com
  • 导航啦分类目录导航啦分类目录

    导航啦分类目录-您网上冲浪导航专家!导航啦分类目录-专业提供为广大站长收录的开放式网站分类目录平台,收集国内外、各行业优秀正规网站,全人工编辑收录,为百度、谷歌、有道、搜狗、必应等搜索引擎提供索引参考, 同时也是站长推广网站值得信任选择的平台。

    www.daohangla.com
  • 网址库网址库

    网址库是免费的网站分类目录收录网站,致力于建立全面的网址库平台:免费收录网站、网址;收录国内外各行业优秀的网站网址,让你轻松畅游互联网,找到您想要的网站、信息资源;加入网址库让我们共同成长。网址库!网址酷!上网,您需要网址库! 网址大全,实用网址一网打尽!

    www.wangzhiku.cn
  • 网站库网站库

    网站库,免费网站收录,网站目录,分类目录,,免费收录国内外、各行业优秀网站。

    www.wangzhanku.cn
  • 中国知网中国知网

    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—面向海内外读者提供中国学术文献、外文文献、学位论文、报纸、会议、年鉴、工具书等各类资源统一检索、统一导航、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。涵盖基础科学、文史哲、工程科技、社会科学、农业、经济与管理科学、医药卫生、信息科技等十大领域。 CNKI工程 CNKI介绍  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(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,NKI)的概念由世界银行《1998年度世界发展报告》提出。1999年3月,以全面打通知识生产、传播、扩散与利用各环节信息通道,打造支持全国各行业知识创新、学习和应用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总目标,王明亮提出建设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(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,CNKI),并被列为清华大学重点项目。 CNKI 1.0   CNKI 1.0是在建成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》基础工程后,从文献信息服务转向知识服务的一个重要转型。CNKI1.0目标是面向特定行业领域知识需求进行系统化和定制化知识组织,构建基于内容内在关联的 “知网节”、并进行基于知识发现的知识元及其关联关系挖掘,代表了中国知网服务知识创新与知识学习、支持科学决策的产业战略发展方向。 CNKI 2.0   在CNKI1.0基本建成以后,中国知网充分总结近五年行业知识服务的经验教训,以全面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知识创新服务业为新起点,CNKI工程跨入了2.0时代。 CNKI 2.0目标是将CNKI 1.0基于公共知识整合提供的知识服务,深化到与各行业机构知识创新的过程与结果相结合,通过更为精准、系统、完备的显性管理,以及嵌入工作与学习具体过程的隐性知识管理, 提供面向问题的知识服务和激发群体智慧的协同研究平台。其重要标志是建成“世界知识大数据(WKBD)”、 建成各单位充分利用“世界知识大数据”进行内外脑协同创新、协同学习的知识基础设施(NKI)、 启动“百行知识创新服务工程”、全方位服务中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及共建“双一流数字图书馆”。

    www.cnki.net
  • 中国互联网博物馆中国互联网博物馆

    中国互联网博物馆是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官方博物馆。作为互联网发展历史的忠实记录者,互联网科学知识的汇集普及者,互联网文化精神的弘扬传播者,以及互联网技术创新的... 中国互联网博物馆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中国科学院、中国科学院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指导,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、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、中国科学技术馆共建,是中国首家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官方博物馆,旨在展现我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,展示世界互联网的发展进程。在2015年12月15日正式上线,办公地点在北京。

    www.internet.cn